静安区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共通报了10则2024年度维权典型案例,静宝将依次在本平台发布,提升品质消费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案例一
  空调维修“李鬼”上门
  醒悟过来为时已晚
  2024年7月,消费者钱女士家的空调出现故障,因无维修电话,便上网查询。报修后,维修人员上门修理并收取了720元维修费用。事后,钱女士了解到上门维修人员并非该品牌空调的工作人员。于是,向区消保委投诉,希望请品牌工作人员上门核实相关情况,要求追责“李鬼”维修。
  接到投诉后,区消保委立即与品牌售后取得联系。经核实,原来钱女士家中空调挂机不制冷,因一下子找不到保修卡、说明书等资料,自行在uc浏览器上查到4001819799的报修电话,以为是官方维修客服电话,便拨打联系。当天“李鬼”师傅上门维修,检查后告知“机组制冷剂少了,需要增加费用640元,但无法出具正规发票”,钱女士当时也表示过怀疑,因急需使用空调,无奈接受。
1
  事后,钱女士查找到品牌方4008201081正规售后电话。品牌客服向钱女士询问核对相关情况后,确认非品牌方维修人员,并告知钱女士该品牌维修人员上门服务的正规穿着要求,以及上门维修需出具工作证等,同时提供了正规报修电话,钱女士方才恍然大悟。
  消费建议
  通过此案的调查处理,区消保委建议:家电报修,消费者应登录正规维修网站,查询官方报修电话;品牌企业、行业协会等应扩大“家电维修电话”公布范围和查询渠道。同时建议,相关行政部门应联合加强打击力度,从根本上遏制“李鬼”维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