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2025年中国铜管、棒企业论坛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8家重点铜管、棒企业主要负责人出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主持论坛。 
 
  近年来,中国铜管、棒行业发展稳中有进,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挑战。一是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美关税政策或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给铜加工行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国内房地产等传统消费领域持续萎缩,铜应用“黄减紫增”更加明显;三是铜价居高不下,企业负债率创历史新高,同时空调用铝管代铜管值得高度关注;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仍需加强,应用场景拓展乏力;五是铜管、棒产能相对过剩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行业内卷式竞争顽瘴痼疾依然存在。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部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行业主管部门也先后表态,强调要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为推动铜管、棒行业高质量发展,与会企业家重点围绕新情况新挑战进行了座谈交流,达成四点共识,并向全行业发出倡议: 
  一、再规划再定位 
  贯彻落实工信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坚持绿色化、智能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不动摇,再规划再定位,提质增效,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效益的转型,实现以下游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升级。 
  二、坚持进口替代,持续推动高水平出口 
  加大对耐磨、耐腐蚀、高强高导等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关键技术的研究,满足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三样”等关键领域对铜管、棒的新性能需求,实现更多进口替代;继续巩固我国铜管、棒产品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领先优势,运用加工贸易等更灵活的贸易方式推动铜管、棒产品高水平出口;加强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化经营程度,稳慎推进海外建厂。 
  三、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主动拓展应用场景,主动适应下游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向下游铜制品等深加工领域延伸;坚持“专精特新”发展路线,培育特色优势产品,打造更多的瞪羚企业、单项冠军和隐性冠军企业;高度警惕并积极应对“空调用铝代铜”等替代风险。 
  四、加强行业自律 
  积极响应国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部署,加强沟通交流,坚决反对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恶性竞争行为;鼓励价格有序竞争,坚决抵制低于成本的恶性价格竞争,抵制下游用户恶意频繁招标等不合理行为;要控制负债率,谨慎投资,严禁新增产线;龙头企业要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带头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主动将竞争重心转移到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服务增值上来;加强客户分类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严控商业承兑汇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