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热泵行业年会成功召开
  为促进热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8月7日上午,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办、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委会承办的“2024中国热泵行业年会暨第十三届国际热泵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盛会以“热能新质 泵动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热泵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及行业精英,共同探索热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生活的新进程。
  6月热泵出口数据持续改善,欧洲降幅进一步缩窄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6月热泵相关产品及零部件出口14.0亿元,YOY+7.3%,继5月数据转正后,增长有所提速。Q2出口YOY-3%,需求较Q1有所改善(-36%)。
  分地区来看:
  欧洲21国:6月出口合计3.8亿元,YOY-19%,降幅明显缩窄,年累计YOY-47%;其中核心产品压缩式热泵产品YOY-3.5%,降幅较4、5月明显改善(-28%/-28%)。
  美国:6月出口1.7亿元,YOY+24%,环比+17%;年累计出口8.5亿元,YOY+5%。
  俄罗斯:6月出口0.4亿元,YOY+67%,环比-8%;年累计出口2.9亿元,YOY+17%。
  东南亚8国:6月出口1.3亿元,YOY+38%,环比持平,年累计出口6.0亿元,YOY+42%。
  非洲8国:6月出口0.3亿元,YOY-62%,环比+9%,年累计出口1.8亿,YOY-49%。
  美国宣布投入8500万美元以加速本土热泵制造
  在白宫的“投资美国“议程下,美国能源部宣布向四家热泵制造商提供近8500万美元的资金。该计划旨在加速位于纽约、田纳西州、德克萨斯州和罗德岛州的五家工厂的热泵、热泵热水器和热泵组件的生产。其中,美国能源部授予大金舒适技术北美公司3900万美元的赠款,用于支持家用变频热泵的制造。入选的项目代表了拜登总统授权的美国能源部的第二轮奖励,利用《国防生产法》来增加包括热泵在内的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的国内生产。
  水利部:新制定水源热泵建设项目标准
  近期,水利部发布《调水工程设计导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8部分:钢铁行业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9部分:纺织行业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12部分:水源热泵建设项目》《小型水电站技术管理规程》《水库大坝隐患探测技术规程》6项水利行业标准。
  其中,《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第12部分:水源热泵建设项目》(sl/t 525.12—2024)是新制定的水利行业标准,共11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分析、论证内容、工作等级与范围、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用水分析与节水评价、取水水源论证、取水和回水(退水)影响论证、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综合评价等。标准适用于申请取水的新建、改建、扩建水源热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推动水源热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工作更具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是规范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地下水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
  国际能源署:到2050年,中国热泵减碳75%并将成为城市农村供暖关键
  国际能源署(IEA)与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合作发表报告《中国热泵的未来》称,热泵的广泛采用会加速中国碳密集型建筑和轻工业部门的供暖脱碳。报告发现,通过将热泵作为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战略的一部分,到2050年,由于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建筑供暖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会下降75%至7000万吨。同样,使用热泵可以帮助将轻工业供暖的直接排放量从目前的1.1亿吨二氧化碳减少到2050年的不到1000万吨二氧化碳。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加快热泵等关键碳减排技术标准研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其中提到: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加快氢冶金、原料替代、热泵、光伏利用等关键碳减排技术标准研制,在降碳技术领域采信一批先进的团体标准。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清除技术标准,尽快出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量化与核查、相关术语等通用标准。抓紧构建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地质封存全链条标准体系。
  武汉2024建筑节能“新攻略”:推广空气能热泵,绿色未来已来!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印发《武汉市2024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任务及工作要点》。要求落实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应至少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要求,包括太阳能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或空气源热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系统应用应当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投入使用。
  西安市政府:推动地热供暖应用尽用,鼓励使用热泵技术
  7月1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面向西咸新区管委会,市级相关部门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西咸新区)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动地热供暖应用尽用,构建以地热能清洁供热为主、多能互补、用供一体化的“地热+”综合能源供应模式,实施秦创原综合能源供应项目(一期)、沣西新城综合能源供应项目(七期)等一批地热供热项目,打造西安地热能综合利用开发示范基地。到2025年,在2022年基础上新增地热能清洁供暖建设面积580万平方米;到2030年,地热能清洁供暖建设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